May 22, 2008

終結不文明(一)


譯按:奧運聖火讓圖博議題再度浮上台面。圖博和中國不只
政治扞格,還有歷史糾纏,關係錯綜複雜。不過,使我深感
興趣的不在誰是誰非,而是某一方「溝通」所使用的言辭、
他們的表達方式。我在這樣的言談中讀到一種強烈的情緒,
隱隱使人恐懼。另外就是不停重複同個說法,言辭制式有如
教條。我感覺這樣的語言是「傳達」了,卻缺乏真正的相互
理解,甚至反倒阻礙了人與人的互動(更不用說合作了),
但我講不出問題何在。正好語言檢定考了這篇文章,我讀完
茅塞頓開,便在此翻譯出來。


原題:L'utopie de la fin de l'incivilité
出處:Le Nouvel Observateur, hors-série no59, 2005
作者:Philippe Breton

想建立和諧的理想世界,去除危害社會的所有不文明,必須
仰賴語言,由語言擔任人際互動的調人,藉由「發言」對抗
以溝通傳播為名的良知強暴。



探討不文明,一定得論及兩件事,一是隱藏於不文明之下的
暴力,二是文明,也就是不文明的反命題。一個吸收消溶了
所有毀滅性暴力、更適合人居的社會,就是真正的「文明」
社會,也是不文明告終的理想世界。要實現烏托邦,有賴於
發言(la parole),當我們用語言將肢體暴力轉化成文字,
繼而淨化語言中的一切暴力,理想社會就在眼前。

這樣一個烏托邦由來已久,擁有無數投靠者、積極推動者和
信徒,他們深信一個地方越能滿足發言的要求,就越有希望
成為和諧社會,越能去除一切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不文明。
發言遠非閒聊,也不是空談或否定一切的共識,發言位處於
文明的核心,首要優點是能行使力量,卻不壓迫宰制。

人類社會的暴力有許多構成因素,首先當然是團體生活必然
存在的利益衝突: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佔有更多,在社會掙得
更大空間,但社會不可能無限容受。另一個拉扯社會後腿的
威脅是暴躁不定的青年,尤其太多年輕男性聚在一起,衝突
往往一觸即發。法國戰爭學者布圖已經強調過這一點。眾所
周知,世界上大多數的殺戮事件,主事者都是年輕男性。

此外還有一些暴力衝動,有些人比較無法克制,雖然在我們
之中算是少數,卻還是無法輕忽。他們受到暴力衝動驅使,
搖身變成羊群中的狼,做出街頭攻擊、家暴、性侵或無目的
殺人的舉動。由是觀之,人擁有一種令人遺憾的強烈反社會
特質,能從某些暴行之中得到快感。對這些人來說,不文明
總是夾帶著一絲愉悅。

繼續閱讀:終結不文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