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1, 2008

有形的沈默、城市的面目


出處:Gabriele Basilico, 55s phaidon 2001
導言作者:Francesco Bonami

巴席利可不喜歡旅行,但他的相片卻是一幅無限的全景,涵納了
許多地點。巴席利可喜歡城市、工廠與結構,但它們在他相片裡
總是荒蕪、空蕩與無用。在這個倍速時代,巴席利可借用緩慢,
實踐緩慢,致力對抗現代世界的迅速。他將實相放慢,直到凝結
不動,以便彰顯意義。

巴席利可的相片讓人想起德基里訶的形而上繪畫與安東尼奧尼的
電影,同樣藉由光與清晰來呈現「世界」⋯⋯

巴席利可的攝影對象主要是城市景觀、住宅與工廠⋯⋯他的作品
是有形的沈默。他的相片很少有人出現,卻隱含人的存在。就是
這點小差別讓他的作品獨一無二⋯⋯人從建築消失,就代表時間
從建築消失⋯⋯巴席利可和布列松不同,他拍攝的相片不在擷取
決定性的瞬間,而是時間當下凍結,我們所體驗到的一切。



photo: milano photo gallery

米蘭,一九七八年:這三根煙囪位於蓋布里巴迪車站中心,在我
眼中,無論就主題或建築的敘事形式來說,這三根煙囪都是米蘭
工業景觀的象徵。我喜歡親近建築,尤其是工業建築,有種人的
味道,栩栩如生的光線則讓建築跳離當下的脈絡。



photo: diario quotidiano di architettura

米蘭,一九八零年:八零年代初期,我展開一項攝影計畫,白天
如果微風徐徐,鮮活明亮的光線與空蕩的空間是很珍貴的工具,
讓我能將建築當成戲劇場景,研究它的形式。這幅相片裡,演員
彷彿才剛離開,或者正要上場,有種等待的氣氛。




法國圖凱,一九八四年:十九世紀末,歐洲的海岸地區幾乎毫無
限制大幅開發,各展特色,經常產生很有趣的結果。那天,我在
圖凱為法國土地規劃與地區事務評議會的攝影計畫拍照,在海邊
遇見一個驚人的組合,兩棟不同時期的建築並排在一起,一棟是
十九世紀末流行的折中住宅,另一棟則是理性建築的極致之作。
或許這就是解構主義的先聲?



photo: muse-ings

法國勒崔波,一九八五年:在我為評議會拍攝的相片裡,這是我
最喜歡的一張。這幅相片能說的地方很多,但我心裡最先浮現的
只有兩個字:沈思。沈思就是用更多時間觀看,忘記經過長短,
去除迅速與瞬間拍照的特技,讓自己的思緒沈浸自然之美,並且
融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