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3, 2007

法國文化之死(三之一)


原題:In Search of Lost Time
出處:Time, novembre 21, 2007
作者:Don Morrison/Grant Rosenberg

白晝變短了,寒風掃動落葉,偶爾清晨起來,葡萄園裡一片
霜白。然而,法蘭西舉國上下卻是氣象一新:二零零七年的
收成季節正式到來,而今年的收成是多麼豐富!La Rentrée
開始,法國共有七百二十七本新小說出版,超越去年的六百
八十三本。還有數百張音樂專輯和幾十部新電影問世,大型
博物館紛紛舉辦熱門展覽,全新策劃的音樂會、歌劇和戲劇
也在優雅的城市表演廳陸續開演。秋天是什麼,不同國家有
不同的答案,但在法國,秋天就代表一整年的藝文活動正式
展開。

是啊,世界上沒有人比法國人更在乎藝術了。他們慷慨獎勵
藝術創作,提供各項減稅和補助,媒體經常大篇幅報導藝文
活動,就連時尚雜誌也讀得到嚴肅的書評。法國大大小小的
文學獎項超過九百個,每年十一月五日宣佈龔固爾獎得主,
更是地方和全國報紙的頭條——今年的得主是勒華的《阿拉
巴馬之歌》。法國城市不分大小都有歌劇季或戲劇節,週末
幾乎每座教堂都會表演管樂和室內樂。

只不過有個問題。法國文化森林倒下這麼多大樹,但在其他
地方卻似乎聽不到半點聲響。法國的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
過去舉世推崇,稱霸一方,但如今在全球藝文市場的影響力
卻不斷式微。這個問題在總統薩科奇上任後變得格外敏感,
雖然強勢的他誓言重振法國的國際地位,但振興文化卻沒有
那麼簡單。

新一季法國小說只有四、五本會在外國出版,每年打進美國
市場的大約十本上下,但在法國賣出的小說卻有三成左右是
從英文翻譯,而且不斷增加。德國英譯小說的市佔率和法國
相差無幾,但已經比十年前少了將近一半。早期的法國作家
向來不缺外國讀者,從莫里哀、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
普魯斯特、沙特、卡謬到馬爾侯,無不如此,諾貝爾文學獎
得主更有十二位是法國作家,居全球之冠,最近一位是二零
零年榮膺桂冠的高行健,他雖然用中文創作,卻還是法國籍
作家。

百年以前,法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影工業,六零年代新浪潮
導演楚浮和高達等人更改寫了電影語言,影響深遠,但法國
電影從此不曾再攀高峰。法國目前電影年產量仍然在兩百部
左右,歐洲第一,不過絕大多數都是侷限國內市場的小成本
電影,賣座有限。法國一年的電影票房,將近半數來自美國
電影。近年來,法國電影開始急起直追,但今年在美國票房
表現比較亮眼、而且勉強算是法國電影的,只有動畫《料理
鼠王》——不對,這片子是動畫公司皮克斯在美國拍的。

巴黎是印象派、超現實主義和其他藝術主義的發源地,如今
地位卻被紐約和倫敦所取代,起碼就藝術市場來說是如此。
法國馬恩拉瓦雷大學凱曼教授研究指出,全球當代藝術市場
拍賣總額,法國只佔百分之八,美國則有百分之五十,英國
百分之三十。根據德國財經雜誌《資本》的年度統計,全球
十大曝光率最高的藝術家,美德各佔四名,法國掛零。藝術
市場網站《藝術有價》二零零六年調查當代藝術市場,發現
作品最賣錢的歐洲藝術家是英國的赫斯特,平均價格十八萬
美元,榜上排名最高的法國藝術家孔巴只有七千五百美元。

法國依然擁有享譽國際的作曲家和指揮家,但都無法和二十
世紀法國音樂巨擘德布西、薩提拉威爾米堯相提並論。
過去,德內亞茲納弗琵雅芙的香頌傳遍世界各地,如今
流行音樂是英美兩國的天下。雖然法國音樂市場年產值高達
十七億美元,但法國歌手極少在國外走紅。快,除了哈樂戴
之外,各位還想得出哪位法國國際歌星?

法國文化沒落了,這樣的說法可能只是空穴來風,就像有人
說義大利人不喜歡生孩子和俄國人愛喝伏特加一樣。然而,
要是法國人毫不在乎,他們就不是法國人了。法國拓展文化
疆土向來不遺餘力,宣揚藝術更是行之數世紀的國家政策。
直言不諱的哲學家和華麗的新博物館不僅足以自豪,更象徵
國家的榮耀。法國自有一套「文化除外」的說法,允許政府
限制外國娛樂商品,補助本國產業。法國官員深信,這樣的
做法是抵抗好萊塢霸權,維護文化多元性的必要手段。他們
抨擊史匹柏一九九三年的電影《侏儸紀公園》「威脅了法國
文化。」法國政府成功說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兩年前的
協約裡納入「文化除外」原則,並經常在國際貿易談判桌上
依此據理力爭。



La Rentrée:中文直譯為「回來」,意指暑假和八月渡假期
結束,學生回到學校上課,民眾恢復正常上班,法國學術、
政治、社會、藝術和商業活動普遍以這段時間作為新年度的
開始,因此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