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8, 2007
法國文化之死(三之二)
原題:In Search of Lost Time
出處:Time, novembre 21, 2007
作者:Don Morrison/Grant Rosenberg
往好處看
除此之外,法蘭西多年來始終以「教化」為己任,戮力改善
友邦和殖民地的文化水準。二零零五年,法國政府要求高中
老師教導學生法國殖民的「正面意義」,亦即提升當地人的
精神層次。不過,這項命令後來廢止了。法國和世界上不少
國家的立國精神都源自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因此對國家的
傳統價值始終引以為傲。薩科奇總統最近就在訪美時表示:
「美國人深信自己的建國理念將會為世人帶來光明,法國人
也是如此。」
薩科奇總統不是說說而已。他不但誓言提振法國經濟、工作
價值和外交地位,更承諾將「現代化和深化法國的藝術文化
活動。」雖然政策細節還不清楚,但法國政府已經計畫廢除
博物館的門票,文化部的年度預算更不減反增,成長百分之
三點二,達到一百一十億美元。
不過,努力是一回事,有沒有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法國的
費加洛報九月訪問一千三百一十名美國人,認為文化是法國
強項的只有兩成,遠遠不及法國食物。法國人自己的看法也
相去不遠。不少法國人認為法國和法國文化早就在走下坡,
不是從一九四零年難堪的德國納粹佔領期間開始,就是一九
五四年的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之後。包括薩科奇總統在內的
保守派則認為,一九六八年學運讓新的世代變得太過隨便,
破壞了法國的教育和傳統價值。
法國式微是法國政治圈近年來的熱門話題,書店裡更是隨處
可見看壞法國的書名,例如《沒落中的法國》《前功盡棄》
《兩個法國的戰爭》和《失根的中產階級》等等。談話節目
和專欄作家嚴詞批判日漸凋零的精神資產,就連法國橄欖球
代表隊在世界杯(今年在法國舉行)鎩羽而歸,都被看成是
國力不振的表現。這些批評抱怨很多都和經濟有關,而總統
薩科奇所以能入主香榭儷宮,就因為他誓言振衰起蔽。
比起其他社會變遷,文化衰微不易評估,也很難因應。右派
向來以文化為號召,提醒民眾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美好
時光,強調當時社會秩序井然,階層分明。有趣的是,這麼
拘泥僵化的社會卻醞釀出充沛的文化活力。「當時許多法國
藝術都是為了反對體制而生,」巴黎藝廊負責人兼藝術講師
柏以寇表示:「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和現代主義都是。這些
藝術家反抗當時的學院體制,但因為這套體制設下了極高的
標準,反倒刺激了藝術家,創造出令人讚嘆的作品。」
喋喋不休法國人
當然,好壞是主觀的,「文化」也不例外。Culture 在西方
原意是培育,例如培育農作物,後來引申成「培育」藝術、
音樂、詩歌之類的菁英「高級文化」。當代人類學家和社會
學家推而廣之,除了大眾喜歡的「低級文化」,連種姓制度
和喪葬儀式等等都納入文化的範疇。
無論高級低級,只要是文化,法國從不放過。法國政府每年
提撥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一點五,補助國人的文化和休閒
活動。德國百分之零點七,英國零點五,美國零點三。法國
文化部擁有一萬一千兩百名員工,不但大筆資助劇院、博物
館和戲劇節之類的「高級文化」,一九八零年代更任命搖滾
局長,協助法國搖滾樂手跟英美歌手競爭,可惜沒有成功。
另外,法國國會也在二零零五年投票通過,定鵝肝醬為文化
資產,必須加以保護。
法國政府對文化可以說是無所不補助。除了色情電影,幾乎
所有製片都能向政府貸款,無須考慮未來票房,而且大部分
貸款都沒有全數還清。票房抽稅百分之十一,全數挪做未來
補助之用。法國法律規定,四成的電視節目和廣播音樂必須
是本國作品。尖峰時段另有定量管制,確保法國節目不至於
淪落深夜時段。表演藝術個人創作者可享受特別稅賦減免,
畫家和雕刻家租用工作室也可以申請補助。就連法國外交部
都是文化推手,不但每年協助大批藝術家、表演者和他們的
作品出國演出、展覽,更在全球各地補助一百四十八個藝文
團體,二十六個研究機構和一百七十六個考古計畫,對文化
的付出遠超過其他先進國家。
既然有這麼多協助、獎勵與優惠,法國文化為什麼會在國外
吃不開呢?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這些藝文創作大多都是法文,
而法文目前僅是全球第十二大語言——講中文的人口最多,
其次是英語。更重要的是,想帶動全球風潮就得有藝文批評
和宣傳管道的助力,但當前的藝文傳播重鎮卻逐漸轉往英美
兩國。「一九四零和五零年代,大家都曉得法國是全世界的
藝文首都,想要成名就得來法國,」凱曼教授表示:「現在
卻轉到了紐約。」
補助可能也是問題的癥結。許多批評家認為,補助只會塑造
庸才,而非天才。二零零六年,法國前文化使節馬泰爾出版
《文化在美國》一書,引發熱烈迴響。他看到美國幾乎不靠
政府資助就創造出量多質精的「高級」文化,讓他覺得不可
思議。馬泰爾因此認為,政府補助只會抑制私人(和企業)
投資藝文創作,而「唯有文化部門消失不見,藝術才會隨處
可見。」
還有批評者提出警告,保護文化產業只會降低競爭力。法國
文化工作者在國內由於有配額保障和語言的優勢,因此就算
產品不外銷也無所謂。法國電影每年只有五分之一打入美國
市場,三分之一攻進德國。「要是文化不文化是由法國人來
決定的,法國藝術家當然很行,」凱曼表示:「問題是文化
不是法國的專利,因此我們的藝術家一定要學會向外看。」
另外,民族性格可能也是一個原因。法國學術界和知識分子
向來推崇理論和抽象概念,這一點從法國小說來看最明顯。
當代法國小說依然擺脫不了一九五零年代「新小說」運動的
意識流寫法。許多目前最受好評的法國作家作品雖然優雅,
卻缺乏情節,賣到國外始終銷量平平。至於其他作家,則是
投入所謂的「私小說」,也就是包裝成回憶錄的自言自語。
翁格的新作《約會》摘下二零零六年花神文學獎,內容就是
不斷對個人感情經歷做無止盡的自我分析。韋勒貝克是少數
暢銷國外的法國作家,走紅的原因卻是他的作品憤世嫉俗,
憎惡女性,沈迷性愛。「美國作家創作認真,追求成功,」
暢銷圖書雜誌《閱讀》(這種雜誌只有法國才有!)總編輯
布斯奈說:「法國作家卻一心想當知識分子。」
法國小說在國外頻頻受挫,外國作品(尤其貼近時代的寫實
小說)在法國卻廣受歡迎。擅長鋪陳情節的英國作家如麥克
伊旺、博伊德和勒卡雷都是法國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美國
作家奧斯特和甘迺迪更被視為用美語創作的法國人。「法國
對文學依然非常看重,」新作《五區的女子》法譯本剛成為
暢銷書的甘迺迪說:「但如果你讀美國小說,你會發現作者
都在探討美國人的處境。法國小說家的作品很有趣,問題是
他們眼裡從來沒有法國。」
法國電影也有新小說情結。「一九八零和九零年代法國電影
就是一群人中午吃飯吵來吵去,」作品《假如這是真的》被
改編成二零零五年好萊塢電影《出竅情人》的法國暢銷作家
李維幽默地評論道:「演了一個半小時之後,同一群人變成
在吃晚飯,但還是吵來吵去。」叫好叫座的商業電影,法國
不是拍不出來,《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和《鬼哭狼嚎》都是
例子,但多數法國電影給人的印象還是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