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3, 2008
會算錢的哲學家
原題:Emmanuel Kant et le concept de Dieu
出處:Philosophie no5, pp.68-69, déc 2006-jan 2007
作者:Mathieu Horeau
如果神是最完美的存在,就不應該欠缺任何特質,因此必定
包含存在。出身柯尼斯堡的哲學家康德從常識出發,以記帳
為例,顛覆了這樣的神學論證。
*
我們有辦法證明神的存在嗎?面對這個大哉問,康德的答案
是「不行」。他反駁以往士林哲學和獨斷哲學提出的論證,
表示這些「證明」其實都根基於一個論點,他稱之為「本體
論證」。康德反其道而行,用具體簡單的事例來反駁前人的
抽象思辯,將神的概念和一疊帳目大膽擺在一起,因為只要
看透表面的細微差異,就會發現底下暗藏騙局!
本體論證可以上溯十二世紀的坎特伯里大主教安瑟姆,之後
經常被人引用、延伸,尤其是笛卡兒和萊布尼茲。論證大要
如下:如果神是最完美的存在物,祂就不可能不存在,因為
存在是完美,虛無(不存在)是缺陷。神的概念和本質蘊含
祂的存在,只要分析神的概念,就會明白「神不存在」根本
是自相矛盾。
很好,康德說,但哪裡自相矛盾了?看來看去,只有當我們
假定了想要證明的結論,才有矛盾。我們定義神,將神想成
必然的存在,然後說祂不可能不存在。但問題並沒有解決,
因為我們還是要問,是不是真有一個東西符合這樣的定義?
神的概念包含存在,存在是祂的本質,即便如此,我們還是
必須證明祂的存在。就像定義了三角形之後,我們絕不能說
少了一個角還是三角形,但我們依然能讓三角形完全消失。
因此就算我們接受定義,「神是必然的存在」,還是可以說
神不存在,兩者一點也不矛盾。
過去的大思想家為什麼會犯下這樣的錯?因為語言,語言的
用法很容易誤導人。「神是最完美的存在」這句話裡的聯繫
動詞「是」只有邏輯意涵,指出一個概念和這個概念所包含
的性質,並不表示經驗中有一個符合如此概念的物體存在。
因此,將存在當成概念的一種性質,是語言的錯用。
聽起來很抽象。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舉了一個例子來作
說明,雖然不無戲謔,卻極具說服力:
一百枚真實的泰勒幣比起一百枚假想的泰勒幣,並沒有多出
分文,因為假想的泰勒幣代表「一百枚泰勒幣」這個概念,
真實的泰勒幣則代表概念的實體和主詞,如果一百枚真實的
泰勒幣比一百枚假想的泰勒幣還多,那麼「一百枚泰勒幣」
這個概念就不適切了。然而,實際擁有一百枚泰勒幣和擁有
一百枚泰勒幣的概念(即一百枚假想泰勒幣)比起來,當然
是擁有前者的我比較有錢。
康德的論點既直接又有力,因為我們一眼就明白想像中的錢
跟口袋裡的錢不一樣。唯有經驗能夠讓我們評判事物是不是
存在,進而豐富我們的認知;思考只能做分析,讓我們找出
概念的內容。康德說:
沒有人能單憑概念就增加認知,就像商人不能光靠在帳目上
加零就生出錢來,變得更富有一樣。
神也是如此:無論神存不存在,神的概念都不會改變,總是
蘊含祂的存在。然而,神的概念不能證明什麼,只代表一種
可能性。幾百年來,神學家左右了哲學論辯,康德卻能釜底
抽薪,將神學基石連根拔起。由此看來,會算錢的人也會是
好的哲學家。
*
存在:人透過感官而知覺到存在,某物不是自相矛盾(例如
方形的圓),就是符合經驗的普遍條件,因此有可能存在。
唯有某物位於特定經驗脈絡(時間和空間)之中,我們才能
宣稱該物存在。
信仰:康德駁斥了神存在的論證,但並未主張無神論。他在
《純粹理性批判》前言便表示,他想找出知識的限制,藉此
騰出信仰的位置。康德沒有挑戰「神是最高存有」的概念,
但讓它跳脫抽象思辯,成為理性信仰的對象。